牙医怒斥:牙周炎不是“牙病”!很多人都误会了,建议了解
牙周炎,不是牙疼,也不是蛀牙,更不是补补牙能解决的小问题。可偏偏,它藏得深、动静小,不疼不痒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在意,等到嘴里开始松动、牙龈开始流血,你才发现,事情已经不对劲了。
牙周炎,不是牙疼,也不是蛀牙,更不是补补牙能解决的小问题。可偏偏,它藏得深、动静小,不疼不痒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在意,等到嘴里开始松动、牙龈开始流血,你才发现,事情已经不对劲了。
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,大家越来越重视口腔卫生,刷牙、漱口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动作,口腔护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。
44岁的楼女士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患上了牙周炎,加上喜欢吃甜食,以前刷牙发现牙龈出血就忍一忍,每年洗牙又有拖延症,在四年前被查出7颗牙齿严重松动无法保留需拔除时,她依然选择了拖延。直到成为二胎妈妈后牙周病迅速加重,出现全口牙松动,今年她惊恐地发现全口牙接二连三地松
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“全国爱牙日”,今年宣传主题是“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”,副主题是“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”。
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“全国爱牙日”,今年宣传主题是“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”,副主题是“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”。
▶研究设计:招募420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,其中一部分患有中重度牙周炎。在研究开始时,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全面的口腔检查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(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,CIMT,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早期敏感指标)。
很多老人刷了一辈子牙,却从没真正了解过“怎么刷才对”。有的人图省事,牙刷随便一抹;有的人用力过猛,刷完牙龈都出血;还有人一把年纪了,牙刷还是十年前的老款硬毛。这些看似小问题,实则暗藏大隐患。
糖尿病牙周炎:糖尿病患者常并发牙周炎,并且牙周炎也会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控制产生负面影响,二者相互影响,形成特殊的局部病理微环境并对治疗提出了挑战,故将此种复杂的双向关系和病理微环境称为糖尿病牙周炎。
不少人都知道血糖高会伤害眼睛、肾脏、心血管,但其实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,嘴里的牙齿也可能是最早发出“血糖失控”信号的地方。别等到并发症都找上门才开始重视,一些很常见的牙齿问题,其实早就在提醒——血糖已经出问题了。
牙周炎从来都不是“平白无故”来的。它背后总有一堆“推手”。有些人天天刷牙,牙也不疼不肿,但牙周问题却越来越严重,牙缝变大、牙齿松动、口气越来越重,甚至到最后牙齿都保不住。这些表面看起来随机的症状,其实都藏着共同的根源。
牙齿没了怎么办?除了用假牙、种植牙来弥补一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?近期科学家在牙齿再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只需用一点药,就能重新长出一颗正常形态的牙齿,过去已经在动物身上做过验证。今年9月份已经开始人体实验了!这是世界上首个用于人类牙齿再生的药物临床试验。为什么
研究已经证实,牙周炎不但会导致牙齿脱落,还跟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甚至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有关。你可能没想到,嘴里的这一撮细菌,竟然能跑到血液里,影响心脏和大脑。
高血压作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,其患病率高且控制率低,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。近年来,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,高血压管理领域取得了诸多新进展。
这项随机、对照、单盲、平行组研究共纳入135例无其他疾病的牙周炎患者,其中68例患者随机接受了牙周炎强化治疗组(给予刮治、根面平整和适宜的手术矫正治疗),其余67例患者作为对照牙周治疗组(给予龈上刮治和牙面抛光)。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